1.用2015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分析我国经济是否稳定,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1969年7月20日,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时刻,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 “ 鹰号 ” 登月舱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踏足地球以外的天体,著名的“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就是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向全球广播的。
1969年7月21日 17点54分整, 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时36分钟后,从月球表面拔地而起,飞向了月球轨道,与在月球轨道上柯林斯控制的服务舱对接,然后转移好21千克月岩后,将登月舱抛弃,三位宇航员开始了返回地球之旅。
阿波罗11号登月舱仍在月球轨道上飞行?
加利福尼亚 太空爱好者 James Meador对阿波罗11号登月十分感兴趣,因为除了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表面的坠毁地点不明外,其他都已经有确切的坠落地点,而他用GMAT(通用任务分析工具)对 LM 上升阶段的模拟轨道后发现,“鹰号”登月飞船仍可能留在轨道上。
登月飞船究竟应该在哪里?
可能让各位有点想不到的是,阿波罗从11号到17号总共6次登月,留在月球上的痕迹只有月球车(15、16、17号任务标配)和部分仪器设备,还有一个阿波罗飞船的下降级,因为上升级得把宇航员送回月球轨道。
阿波罗登月飞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右侧指令舱和服务舱,左侧是登月飞船,包含下降级和上升级。
上图是和服务舱分离后的阿波罗11号“鹰号”登月飞船,下半部分是带着四个避震且避免陷入月尘的托底支架,上半部分是登月舱,宇航员的在月球上的“住所”兼上升级。
上图是登月舱上升级和下降级的详细结构,在这两个组合体中,下降级的变推力发动机要求最高,因为其登陆过程中需要无级调整推力,直至落地时变为零,一般这种变推力发动机大都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毒发。
上升段也有一台发动机,不过却不需要变推力,而且只需要上升到月球轨道,只需要加速到1.6千米/秒左右,而且月球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的1/6只有,因此燃料和火箭的要求确实不高。
等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面执行完任务后,该丢的东西统统丢光,比如在月球上拉的屎,还有生活垃圾,以及用不着的工具等,一股脑儿丢了出来,所以到现在月球上还有宇航员们拉的屎。
然后直接就启动登月舱上升级的发动机,把下降级当成了发射台,直接起飞,就像旱地拔葱,场面十分壮观。
这是月面的摄影机拍摄的起飞场景,有朋友质疑为什么看不到火光,其实起飞当时是有的,但起飞后由于火焰不明显就很难看到了,但有另一个GIF图能看到转弯时火箭发动机的火光。
接下来就是和在月球轨道的服务舱对接,之后转移月岩等“月球土特产”,然后转移宇航员,之后登月舱就是废物了,因为没法将它带回来,因此在月球轨道上被抛弃,一般的做法是会启动发动机减速,让其坠毁在月球轨道上。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即使是低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也可以留存在其轨道上很久,为避免未来的月球任务受到太空垃圾干扰,因此一般的做法就是将其减速脱离轨道从而撞击月球,而且这也成为了保留节目,因为撞击产生的地震波可以让在月球上的地震监测设备获取,用于探知月球内部的结构。
在阿波罗十二号发射前,“鹰号”可能还在月球轨道飞行,后来NASA报告表明“鹰号”已经偏移轨道,可能在月表“某处”坠毁,但一直未获证实,在NASA网站上查到的资料也表明,阿波罗11号的上升段“下落不明”
因此 James Meador大胆推测,阿波罗11号的上升段可能仍然呆在月球轨道上,而且模拟显示,2019~2020年的轨道和当年抛弃时相差无几,无疑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可是人类太空探测史上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因为它直接登陆了月球又从其表面起飞,而阴差阳错的还在月球轨道上飞行。
也许有一天,NASA可能将其从月球轨道上抓取回来,带回地面供大家参观,看看人类第一次到达别的星球乘坐的是什么样的飞行器。
不过也有专家持怀疑态度,因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上升段应该会在雷达上被发现,但似乎从来都没有收到过这样的信号,可能暂时它仍然是个谜。
用2015年第一季度gdp数据分析我国经济是否稳定,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1948年1月1日,格拉乔夫出生于图拉州列宁格勒区尔瓦村,父亲是一名冶金工人。如果从格拉乔夫的经历来看,毫无社会背景的格拉乔夫算得上是一名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他在苏军最有名的3所军事院校学习深造过。他担任过军队的初级指挥员,在各个岗位上都工作过。历任侦察排副排长、排长、学员连连长、伞兵训练营营长。12年加入苏联***。
阿富汗战争爆发后,伞兵出身的格拉乔夫先后两次被派往阿富汗战场作战。在阿富汗打过仗的苏联老兵都清楚,能从那里活下来的人都是“魔鬼”,而格拉乔夫无疑是“魔鬼中的魔鬼”,由于作战凶狠,以至于反苏“圣战者”们开出高价要他的脑袋。在一次战斗中,格拉乔夫率领50人的分队,乘直升机空降阿富汗抵抗运动腹地,占领了一处巨大的库,当战况报到国防部时,部长索科洛夫元帅不相信,命令把现场照片寄过去,这才明白格拉乔夫打得真漂亮,“库里有足够供给一个师的装备”。后来,在索科洛夫元帅收到的许多报告里,也经常出现格拉乔夫的名字。有意思的是,俄老兵协会里至今都流传着有关格拉乔夫的传说。比如,格拉乔夫当第103师师长时,有一次亲自带着突击队与阿富汗军队协同作战。负责掩护的直升机突然通报说,“圣战者”正在前面设下埋伏。格拉乔夫只有两个选择:率部尽快从前面突出去或与后面的阿军一起退回。如果苏军快速突击,就会丢下跟随的阿军。对格拉乔夫来说,保住自己的部下最重要。于是他带着突击队一阵猛冲猛打,毫发无损地跳出了圈套,随后的阿军却被“圣战者”劫住,几乎全军覆没。1986年,格拉乔夫晋升为少将军衔,时年38岁。1988年,格拉乔夫奉命前往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深造。在告别晚会上,喝得酩酊大醉的士兵们吼叫着:“我们的指挥员,大家跟着你前进!”格拉乔夫因在阿富汗表现出色,战功赫赫,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他还获得过列宁勋章2枚,其他勋章4枚。1990年6月,年轻有为的格拉乔夫被任命为苏军空降兵副司令,12月又升任司令。没有人表示异议,因为这是他拿命挣来的。
1991年7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科林·鲍威尔访问莫斯科,他想看看威名远扬的苏联空降兵。为满足客人的猎奇心理,国防部长亚佐夫与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决定安排战备最好的第106空降师进行表演,该师师长正是亚历山大·列别德。然而,上帝似乎有意作对,在美国人观摩时刮起了大风。列别德师长向格拉乔夫报告了情况,但格拉乔夫仍下达了“准备空降”的命令,并要求部队进行最刺激的“人车共降”。后来,在美国将军眼前,苏联空降兵和车辆摔到了地面上。鲍威尔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格拉乔夫,叹息道:“您这是在干什么呀?”格拉乔夫却微笑着说:“让大家都见识一下,苏联空降兵能干些什么!”这场“表演”造成1死8伤,也葬送了列别德与格拉乔夫的友谊。 1991年8月19日,莫斯科发生了震撼世界的8月。包括副总统亚纳耶夫、总理帕夫洛夫及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在内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以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不可能履行苏联总统职责为由,宣布停止其总统职权,由副总统亚纳耶夫接替。随即,在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的命令下,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浩浩荡荡地开进莫斯科,迅速占领了国家重要机关附近的阵地。
当时一直与苏共和苏联分庭抗礼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叶利钦,挺身而出,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进行了生死决斗。就在叶利钦总统爬上包围他的所在地“白宫”的苏军部队坦克上发表演讲时,担负攻打“白宫”任务的两个主要指挥员反戈一击,拒绝执行国防部长亚佐夫的命令,而倒向叶利钦一边。这两个人一个是沙波什尼科夫大将(后升为元帅),一个就是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中将。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写道,格拉乔夫“在期间起了关键作用”。
“8·19”后,苏军进行了全面清洗,国防部部长、副部长,各军兵种司令、各军区司令等80%的高级将领被撤换或提前退休。坚决支持叶利钦的空降兵司令格拉乔夫被破格提拔为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并由中将晋升为上将。1991年12月,前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瓦解了。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宣布组建俄罗斯国防部,并接管俄境内原有的苏军以及波罗的海边防军区和外高加索军区部队。4月3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任命42岁的格拉乔夫上将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此时兼任国防部长的是叶利钦总统本人。6月18日,格拉乔夫被叶利钦任命为国防部长,其军衔晋升为大将,成为领导着280万强大俄军的首脑。 1992年9月,刚任国防部长不久的格拉乔夫在接见国际社会团体“大会”理事会成员时说:“俄罗斯总统颁布的关于武装力量非党化和非政治化的命令将无条件得到执行。军人中谁离不开政治,就让他搞政治好了,但他首先必须离开军队。” 从此,格拉乔夫成为叶利钦在军队中最可信赖的心腹之一。61岁的叶利钦总统和42岁的格拉乔夫成了政治上的忠实盟友,格拉乔夫也成为俄罗斯最高决策层--安全会议的成员。
格拉乔夫说,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现在都没有面临如此灾难的现状,都没有遇到俄罗斯军队所遇到的史无前例的局面格拉乔夫说:俄军建设和国家安全受到明显的威胁。如果不尊重军队,不改变对它的拨款态度,不改变对新兵配备的态度,不完善立法,那么军队近期内将不可逆转地丧失战斗力。
这位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部长痛心地警告说,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现在都没有面临如此灾难的现状,都没有遇到像俄罗斯军队所遇到的如此史无前例的局面。对格拉乔夫来说,面临的第一个头痛的问题是部队缺少资金,军人待遇低下。据俄《独立报》报道,早从1992年开始,俄军多数军人家庭的生活水平已滑到贫困线以下。俄联邦国防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研究中心的资料表明,42%的军官妻子没有工作。1993年2月,由于军队伙食太差,驻在俄罗斯远东岛的舰队某部发生急性肠道病,数百名水兵因此住院,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据述4人是被饿死的。为此,格拉乔夫十分生气,他签署命令,解除了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赫瓦托夫海军上将职务,令其退役。格拉乔夫说,1994年按规定国防部应得到拨款37.7万亿卢布,国防部现在只收到18.8万亿卢布。今天,欠军队总债务已达8万亿卢布。拨给军队的所有资金还不够支付军人的薪金。据说,目前俄军用于过冬用的燃料仅能维持正常需要的60-70%。到1994年底没有住房的俄军人家庭将增至17万家。俄军陷入空前危机之中。
由于军人待遇低下,俄罗斯青年人拒绝服兵役现象剧增。由于部队缺额严重,相当一部分士兵职责,如站岗放哨等只好由军官来完成。随着部队纪律涣散,军队腐败问题也日渐突出。1993年已大约有3000名军官受到纪律处分,46名将军被撤职。士兵的违法案件也在增加。1993年3月,莫斯科军区4名军人向西方特工机关提供了有关俄部队组成和军事装备等国家绝密情报,以换取外汇。结果这4名军人被判间谍叛国罪。格拉乔夫认为,官兵的人员短缺是军人纪律松懈的一个主要因素。他说,“今天,许多性格残忍和倾向暴力的青年被应征入伍。仅1993年的新兵中就招收了3.4万名有犯罪前科的人。结果,军队中恶性案件的数量增加25%。”社会问题的日益尖锐,也引起了军官的不满。俄军的一项调查指出,42%的军官表示,如形势不好转将离开军队,33%的军官和50%军事学校的学员对未来没有信心。但是,任何人也不希望恢复旧的体制。
在西方军事家的眼中,格拉乔夫是一个捉莫不定的国防部长,有的认为,他是具有民主思想的俄罗斯新一代将军,也有人认为他仍是一个具有强烈大国主义思想的民族主义倾向严重的人。他在伦敦陆海军研究所发表题为《俄罗斯的防务政策》演讲时说道:“我们深信,我们会看到一个大俄罗斯的复活,它将在国际事务中占有自己的应有位置。”不过,最令西方吃惊和不安的,还是由格拉乔夫主持制定的俄罗斯新军事学说。
1993年11月,俄罗斯通过了自苏联解体以来首次制定的军事学说。在这份长达24页的纲要中,有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最惊人的变化是放弃了原苏联1982年作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治承诺。此举标志着俄安全政策特别是核政策的重大变化。因为从目前来看,核武器是俄罗斯唯一有效的战略威慑武器。在俄当前困难时期,唯有核武器能支撑其大国地位,继续与美国平起平坐,是俄确保其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一张王牌。波兰《华沙生活报》则认为,新军事学说是“超级大国的宣言”。 叶利钦透露莫斯科10月内情,首次公开批评格拉乔夫不应等待命令。1993年10月3日至4日,俄罗斯独立以来愈陷愈深的社会危机和总统与议会间愈演愈烈的权力斗争,终于酿成一场血腥残杀。叶利钦总统下令给格拉乔夫,调动正规军开入莫斯科,炮轰议会盘踞的“白宫”,造成127人死亡,600多人受伤。在这场决定叶利钦总统生死攸关的大搏斗中,身为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再次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议会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等咒骂格拉乔夫,因为他违背自己一直宣称的军队保持中立的诺言,完全倒向叶利钦一边。而同时,叶利钦总统也对格拉乔夫的表现不甚满意。他用批评的口吻说,“在发生武装叛乱的情况下,国防部长不应当等待最高统帅对这种局势发布的命令”,首次公开批评了格拉乔夫。
当时叶利钦为国防部的犹豫不决而忿恨不已,他亲自前往国防部为格拉乔夫及最高军事层“活动关节”,要求他们动用军队镇压。最后,在总统亲自参加的那次国防部会议上的关键时刻,批准了攻打“白宫”(俄联邦议会大厦)的。可是,格拉乔夫却面容惨白,他结结巴巴地问总统:“您批准我在莫斯科使用坦克了?”叶利钦站在门口,既尴尬又恼怒,他字斟句酌地说道:“巴威尔·谢尔盖耶维奇,我将下达给您一个书面命令。”接着格拉乔夫又向叶利钦索要“使用重武器”的书面命令,国防部长的用心良苦,他不想承担最后的重责,这使他将来有可能从中解脱。 当天夜里,叶利钦从国防部回到克里姆林宫后,立即吩咐助手们草拟给格拉乔夫的书面命令。可是,由这些人最终拟就的下达给国防部长的命令中,却根本没有可以使用坦克和炮火的字眼,甚至根本没有可以使用轻武器的字句。这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如有一天需要走上法庭,甚至有人控告叶利钦下令炮打“白宫”,那时总统完全可以这样说:“在我的命令中,没有一个字表明我是赞成使用武力的,没有这样的字句。至于国防部长命令使用坦克炮火进行射击————这应该由他负责。 尽管叶利钦对格拉乔夫在此中的表现欠佳不悦,但仍没有改变对其的信任,并没有解除格拉乔夫的职务。俄军一些军官认为,“叶利钦需要格拉乔夫,因为他是一位忠实的国防部长,他没有拿破仑分子的那些企图。” 转型期间,极易滋生腐败,格拉乔夫也有瓜田李下之嫌。有人披露,俄罗斯从东欧各国撤回军队的过程中,国防部长从中渔利,大肆分肥,还被西方媒体取了个外号,称其为“保时捷—梅塞德斯先生”。一位以揭露军内丑闻而著称的记者被害,格拉乔夫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总统发言人维亚切斯拉夫·瓦西里耶维奇·科斯季科夫说:“有50%的军人不喜欢自己的部长,说格拉乔夫应该辞职。”1994年10月17日,《莫斯科共青团报》从事军事报道的记者霍洛多夫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有一个内装揭发西部军队集群领导受贿的材料的公文包在市内喀山火车站的行李房内,请他取走。当他在办公室打开公文包时,发生了爆炸。霍洛多夫一向注重军事题材的报道,触及到军队的阴暗面和敏感问题。军方对霍洛多夫意见颇大,格拉乔夫曾公开称,霍洛多夫是“国防部的头号敌人”。由此,霍洛多夫在俄社会中小有名气。
发生后,《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总编辑说,霍洛多夫是西部军队的势力所谋害致死,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副部长布尔拉科夫参与了这一谋杀。格拉乔夫竭力反驳,说霍洛多夫大概是在处理他从高加索带回的手榴弹时被炸死的。“这是黑势力的一个阴谋,其目的是给军队和抹黑”。霍洛多夫之死震动了俄最高层。叶利钦在俄安全会议上带头起立为霍洛多夫默哀半分钟,但同时指出,把霍洛多夫之死与格拉乔夫联系起来是“不严肃”的。由于格拉乔夫去年10月派兵镇压了反对派的叛乱,现在反对派向格拉乔夫复仇。
其实,此次要求格拉乔夫下台的不是反对派,而更多的是民主派。俄罗斯民主选举的***叶戈尔·盖达尔、俄总统新闻发言人科斯季科夫等一批民主派政治家参加了霍洛多夫的葬礼。盖达尔表示,格拉乔夫应该辞职。科斯季科夫说,格拉乔夫应该对这一作出符合逻辑的反应。“或是辞职,或是向法庭提出诉讼。”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叶利钦下令解除了布尔拉科夫副部长职务,但同时力保格拉乔夫。他说,格拉乔夫是俄最有力的国防部长,受到人们的尊敬。10月25日,格拉乔夫在接受《独立报》记者访时说,他不打算辞职,但当他感到总统对他不信任时,他将立即辞职。
格拉乔夫目前在军队中也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俄军驻摩尔多瓦第14集团军军长列别德中将便是其中之一。1994年11月16日,直言不讳的列别德在俄《独立报》上发表文章,公开批评军队和政界***听任军队腐败。他说:“我们拥有一支军队--但这是一支军队吗?如果再听之任之下去,这个异常庞大的组织就要腐烂掉。”他认为,军队***向、议会和公众隐瞒了军队灾难的真实情况。这位直爽的中将公开说:“我想有一天当上国防部长。”由于列别德常常发表一些公开批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的言论,1994年8月5日俄《消息报》在头版刊登消息,说格拉乔夫要解散14军,列别德将被免去军长一职。闻此消息,列别德情绪激动地说:“为了摆脱戈尔巴乔夫,有人摧毁了苏联,为了搞掉我,有人正在摧毁14军。”后来,是叶利钦亲自决定保留14军,并称列别德是“唯一在一个邻近国家扑灭了一场战火的军人。”但不久列别德就被迫离开军队。 车臣冲突中,格拉乔夫又受命于危难之际,率兵进军车臣。外电评论说,车臣冲突决定着格拉乔夫的命运。位于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共和国,3年来一直是俄罗斯最动荡的热点地区。1994年11月26日,车臣两派再次爆发激战,造成500多人伤亡,其中车臣还俘虏了20多名俄军,使俄与车臣当局的对抗由间接转为直接,并且公开化。由于车臣地形复杂,多为山地。如果俄出兵伐之,则善于山战的车臣人躲进山中与俄军开展游击战,会不会使俄军再背上一个“新的阿富汗战争”?车臣120多万人口中,大多数为穆斯林,且手有枪,进军车臣会不会引发整个高加索战争?所以,在俄车双方和谈长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俄罗斯在是否要动用武力解决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车臣简直象叶利钦总统烫手的山芋。
在这棘手的难题面前,叶利钦又一次把解决车臣问题的重任交给了国防部、内务部和联邦反间谍局,其中格拉乔夫又是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叶利钦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承认,现在最困难的是那些处于车臣前线执行任务的俄军人,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也很困难,因为军队面对的是最危险的罪犯。
其实,总统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对格拉乔夫而言,困难还不仅仅如此。俄军进入车臣,遭到了议会及军内高级将领的反对。特别是国防部内高级将领的反对对格拉乔夫的打击更大。国防部副部长格罗莫夫1994年12月26日在苏联出兵阿富汗15周年的一个会议上,再次批评俄军出兵车臣。他说,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献出了人4万名官兵的生命,可惜现在的俄***仍未从中吸取教训。英国《泰晤士报》1994年12月14日发表评论认为,车臣冲突决定着莫斯科***的命运,而且还将决定着俄中一些关键人物,特别是格拉乔夫将军的命运。如果这次军事行动出了问题,格拉乔夫的政治生涯几乎肯定会就此告终。
格拉乔夫将军当国防部长,很多人并不看好。老人们说,格拉乔夫从师长的职务上连续跳跃多个阶级成为国防部长,他的工作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锻炼,因而很难胜任这一崇高的职务。而老将军们却觉得这位连跳几级的新部长“就像猫爬上了篱笆”。军官们说,传统上国防部长都是由陆军将军担任的,格拉乔夫伞兵担任国防部长违背了苏联传统。然而,格拉乔夫性格上的弱点才是他真正无法胜任国防部长职务的关键。格拉乔夫将军无限忠于叶利钦。似乎这位性格刚毅的伞兵师长认识到忠诚才是他平安地度过任期的关键。格拉乔夫的口头禅是“经最高统帅授权”或者“最高统帅同意了……”。据说有人曾询问一位他身边的上将事实是否真的是这样,上将叹了口气说:“这完全是真的。不过问题糟糕就糟糕在这里。
好斗的、思想敏捷的、尖锐的叶利钦在政治上实际是一个易动摇、无原则和思想肤浅的总统。据说,某次叶利钦总统出访日本,未征询其他人,他就向日方主动提出解决北方四岛归属问题。在他出访韩国时,虽未应韩国要求,他向韩国主动提供了当年苏联击落韩国波音飞机“全部的”磁带资料。但不久韩国人就发现这仍然是经过删减的资料,从而引发外交的丑闻。他还向韩方承诺不再建设远东太平洋潜艇部队,俄军总参谋部对此甚至还不知情。豪言壮语的总统忠诚的国防部长也有同样的毛病。据说。1995年格拉乔夫出访中国,正值中国在签署终止地下核试验的条约生效之前最后一次试爆核武器。格拉乔夫兴高烈地在北京宣布,北京将停止试验核武器。不久,北京的外交部发言人被迫声明,中国从来没有授权俄罗斯的国防部长替自己做这么一个声明。还有一次,格拉乔夫出访以色列,并乘坐以色列的飞机在戈兰高地巡视。这引起了俄罗斯的传统伙伴叙利亚的极度愤慨。
如果说,格拉乔夫的全部缺点仅限于忠于总统和对外交关系的无知上,那并不完全影响他作为一个国防部长发挥自己对俄武装力量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事实上格拉乔夫在任职期间最大的弊病是自己政治上的懦弱和对于权势过分的贪婪。自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他时时刻刻同俄罗斯日益式微的国势和自己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作斗争。格拉乔夫向叶利钦总统所作的汇报不外是,俄军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战备水平,再有就是财政拨款的请求。到了车臣战争爆发之前一个月,格拉乔夫才正式向叶利钦总统承认,俄军的情况很糟,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叶利钦总统也才对于俄军可怕的处境表示出“恍然大悟”。格拉乔夫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格拉乔夫对俄军当中具有较高才能和较高声誉的将军的妒嫉。格拉乔夫主持国防部工作以后,他选拔的副手都是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人或者是空降兵的“自家人”。格拉乔夫对此辩解说:“我就是要用这些我熟悉的人帮助我尽快开始国防部长的工作。”其他的将军则被排斥在一边。即使是格拉乔夫身边的人中,也不乏富有经验的将领。比如鲍里斯·弗谢沃洛多维奇·格罗莫夫将军,他曾是格拉乔夫在阿富汗的领导,后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但由于此人性格耿直,和格拉乔夫关系处得不好,很快被逐出军队。因此,格拉乔夫的亲信当中往往是那些贪婪而无能的人。
俄军总参谋长米哈伊尔·彼特罗维奇·科列斯尼科夫上将属于俄军当中一级一级提拔起来的将领,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颇受俄军总参谋部军官的拥护。但他性格懦弱,政治上首鼠两端。他虽然反对草率地发动对车臣的战争,但却没有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他和格拉乔夫一同指挥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也将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俄罗斯的耻辱纪念碑上。
关于俄军什么时候才开展对车臣作战这个问题,有着很多矛盾的说法。比较能够让人接受的实际情况是,俄军总参谋部以及内务部很早就开始谋划。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解决车臣问题的目标和方案,军事都没有落到实处。预定投入战斗的部队都没有进行动员和加强,以及巷战、游击战和人道主义援助的训练。
1994年12月,格拉乔夫飞抵印古什,和杜达耶夫会面。这次会面得到了叶利钦总统的同意,是最后一次试图用和平的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据格拉乔夫回忆,他们两位将军在一间屋子里单独会谈,格拉乔夫说:“焦哈尔,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杜达耶夫不相信,问他:“难道你们真的要冲我们打来吗?”“是的,要打来,”格拉乔夫回答说,“决定已经做出了,你就准备这一场真正的战争吧。但是如果承认你们所有的决定都是非法的,还不迟。”“我不能放弃这些决定。”“为什么?”格拉乔夫问道。“我不属于我自己。如果我作出这样的决定,我就会再不存在了——将会有其他人完成我们通过的决定……”格拉乔夫问道:“那就是打仗了?”杜达耶夫回答说:“打仗。”几天之后,俄罗斯军队开入车臣。
当1995年冬,俄军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攻占车臣首府时,车臣游击战却轰轰烈烈的展开了,在国防部的各个部门都传送着令人吃惊的消息:俄军陷入泥潭,前往车臣平叛的俄军被俘后遭到惨杀……他跑到指挥中心,亲自指挥军事行动,却屡屡受挫,最后灰头土脸地跑回莫斯科。1995年元旦,格拉乔夫在庆祝生日的酒会上酩酊大醉,情不自禁放出狠话:“只需十多个小时的狂轰滥炸,格罗兹尼(车臣首府)的麻烦便迎刃而解。”
这场战争被称为“恢复宪法秩序”。战争用的是斯捷潘申的耳朵,洛博夫的眼睛,沙赫赖的嘴,格拉乔夫的拳头,叶林的头脑,然而良心却是叶利钦的。克里姆林宫内总统叶利钦的态度日趋和缓,此时他正邀请车臣地方势力首领杜达耶夫一同谈判,不再称其为匪徒,而任其自称“捍卫车臣独立”的英雄。而当时决策出兵正是总统自己。人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杜达耶夫何以能组建成这支有着超凡战斗力的军队?这支军队的精良、雄厚的武器装备来自何处?这个问题多次涉及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他曾是苏联解体时期的国防部长,后来是独联体国家武装力量司令。一些人认定是他没有保管好武器,并把大量武器转交给了杜达耶夫。
1995年1月8日,沙波什尼科夫决定向公众澄清真相,他在题为《消息》的电视节目中肯定地说:是格拉乔夫做出的把武器转交给杜达耶夫部队的最后决定。为了证实这一点,他还拿出了1992年5月28日的俄罗斯国防部的一份密码电报。 原来九十年代初,随着苏军的解体,各共和国对苏军遗产的瓜分风起云涌,而苏军最高官方也默许甚至鼓励了这种瓜分。格拉乔夫曾于1992年5月28日向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下达命令:准许从173号军区库库存中转交给车臣共和国以下作战技术、武器、财产和物质材料备件,其数量为:作战技术和武器——50%;——2个战斗基数;工程——1%-2%;汽车技术和特殊技术设备、财产和物质材料备件在当地按剩余的价值计算。但是后来这些物资的95%留在了车臣。同时,苏军曾在车臣建立巨大的化学武器仓库,现在也落到了车臣战斗队员手里。在开战前,杜达耶夫可能拥有:大约130辆坦克,265架作战飞机,以及大约2万名战斗队员。 1996 第一轮总统选举结果公布后,叶利钦已经看明白,他是否能赢得战胜根纳季·安德列耶维奇·久加诺夫的足够选票还不十分托底。而要想在第二轮选举中战胜对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列别德。于是,总统突然与“黑马”列别德将军搞起合作来。这段时间里,他已是第三次在克里姆林宫召见列别德,他开诚布公地告诉列别德:为了俄罗斯,我需要您的支持。1996年6月17日那天晚上,总统对列别德说了许多人们从未听过的赞扬之辞。当谈话进行到军队必须改革这个话题时,列别德提到了许多格拉乔夫的问题,叶利钦此时已是心照不宣,表情严肃地说:“我完全明白,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有关格拉乔夫的命令文件我已经准备发出了,让我们一起干吧,别再迟疑了。我请您明天再到克里姆林宫来,我要把您介绍给人民。”
列别德离开克里姆林宫几分钟后,总统的助手们立即通知格拉乔夫:最高统帅现在召见您。格拉乔夫怀着忐忑不安到来,似乎早已有预感。叶利钦先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还询问了格拉乔夫的身体状况。然后叶利钦话题一转:“还记得您上次的许诺吗?”格拉乔夫想起他曾对总统说过:为了总统大选的胜利,我愿激流勇退。听到这里,格拉乔夫面色铁青,他说:“我全明白了。”叶利钦接着说:“今后列别德将是我的安全事务助理,你怎样看待这件事?”格拉乔夫立即回答:“我不能在列别德手下工作。”
第二天克里姆林宫来了新任的国防部长,前任格拉乔夫不辞而别。此时,总统办公桌上罢免格拉乔夫大将俄联邦国防部长职务的命令已签就,同时,叶利钦又像签署1992年5月对格拉乔夫任职命令一样,签署了对列别德的任命。
民生宏观:何以解忧唯有基建
①2015年一季度GDP7 %,符合预期,但环比增幅1.3%却是历年最弱的。展望未来,因外需羸弱、房地产下行和制造业产能过剩拖累,经济内生下行不减,预计稳增长力度会有所加大,二季度经济能否企稳还看稳增长力度。
②1-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3.5%,增速继续放缓,未来还有下行压力。房地产销售反弹一方面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另一方面因货币宽松和利好政策支持,但考虑到人口和库存压力,反弹可持续性存疑,销售不见真正拐点,不带动库存有效其化,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还将不断下行;制造业终端需求不足,过剩产能未出清,未来趋势以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为主,制造业投资继续下行;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回落,对私营部门信用惜贷抽贷,融资成本高企,私营部门难有资本开支动力。要想投资企稳,只能依赖基建投资加码。
③一季度出口3.15万亿元,增长4.9%,出口稳而不强。对内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仍不断攀升,再加上融资环境偏紧和劳动力成本制约,出口内生增长动力不强。未来出口的关键看“一带一路”推动下新的贸易区域拓展。
④1-3月社会零售增速10.6%,继续放缓。首先,房地产销售下行,促使家具、家电和建材装潢等消费均放缓;其次,前期经济下行、流动性收缩,居民收入增速乏力将后周期影响消费。最后,“三公”消费和反腐对消费负面冲击还未结束。
⑤经济下行中也有积极变化。人口红利消褪,低端劳动力供给收缩,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力倾斜,促使服务业、消费等第三产业继续高增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经济转向技术进步,工业增加值虽然惨淡,但高端装备[4.50%]制造和计算机通信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
⑥展望未来,二三季度经济仍有内生下行压力。首先,尽管货币宽松,但货币政策机制传导不畅,实际利率依然高企,私营部门很难有内生的资本开支动力;其次,尽管支持下地产政策频出,房地产销售也似有回暖,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高企的待售和在建面积意味着房企短期内还将继续去库存,投资反弹至少也得在今年三季度以后。再次,过去房地产和基建繁荣留存的过剩的重工业产能将长期面临去化压力,进而制约资本开支。最后,制约出口的实际有效汇率攀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全球贸易再平衡等内外部因素短期不会有改变。
⑦经济内生下行压力大,预计未来会加大稳增长的力度。一带一路的大项目清单将陆续公布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也有望在二季度公布,以交通、环保和“互联网+”为核心的基建投资将驰援托底经济。在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双放缓,PPP短期难堪大任的压力下,货币会宽松积极配合公共部门需求的再扩张,降准、降息还会出现,再结合近期政策风向:政策性银行改革+信贷抵押再+总理强调定向调控,PSL和再等定向宽松措施也渐行渐近。
申万宏源:经济增长前景堪忧保增长需要出重拳
申万宏源指出,增长前景堪忧,首先,一季度GDP增速低于2014年全年的7.4%,增速创6年来新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与前两个月相比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内外需大幅度回落,经济惯性下滑压力加大。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对此,申万宏源表示,经济增长前景堪忧,保增长需要出重拳。
申万宏源指出,增长前景堪忧,首先,一季度GDP增速低于2014年全年的7.4%,增速创6年来新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与前两个月相比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内外需大幅度回落,经济惯性下滑压力加大。
申万宏源表示,PPI连续37个月负增长,持续呈现通货紧缩状态。按照政策滞后期以及历史经验,通货紧缩会呈现自我加强的趋势,至少六个月内难有实质性改变。随着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效益下滑,产品销售困难,企业经营困难。
此外,申万宏源强调,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前两个月同比增速仅1.7%,主要税种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速全线下滑,财政收入压力加大。保增长需要出重拳:我们在春季报告中明确提出保增长将是二季度头等大事,今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印证了我们的这一判断,要实现保全年7%的目标,保增长需要出重拳。稳汇、降息、降准、增支、减税五个方面尤其是降息降准和投资的力度都将明显加大。经济低迷,物价低位的形势,4月份一次降息和降准仍值得关注。
“中央再提城镇化,城镇化仍然是目前经济增长的动力,建议重点关注37年再次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以及关于地下管廊东北新疆福建云南建设的部署。”申万宏源指出。
汇丰屈宏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降息降准刻不容缓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认为,经济增速和通胀率双双持续下行,表明总需求小于供给能力,出现产出负缺口。改革调结构能提高效率增加潜在生产能力,但不能解决需求不足和产出缺口问题。货币财政政策宽松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但却是扩需求稳增长的有效工具。因此,改革和宏观政策调节不能偏废。
“眼下下行压力加大,降息降准刻不容缓。”屈宏斌说。
华泰宏观点评3月和一季度经济数据:经济急速下行 政策加码发力
一、一季度经济加速下滑,货币加码财政基建发力:一季度GDP增长7%,基本符合预期。一季度GDP环比折年仅5.3%,经济增长动能大幅下降。经济下行符合我们此前预判,通缩稍有缓解但依然严峻,出口大幅低增,工业、投资、消费全面低于预期,14日公布的货币信贷社融数据同样显著低于预期,预计二季度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友好,货币宽松政策将继续加码,财政和基建投资则将发力稳增长。正如我们2014年11月11日公布的中长期预测显示,今年一季度经济加速下行至7%,二季度经济在政策扶持下企稳,三季度将走平或略有下滑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持续性。
二、工业大幅回落,运输设备是亮点:3月工业增加值仅5.6%,大幅低于6.9%的一致预期,一季度工业增加值6.4%,较14年全年8.3%出现大滑坡。3月发电量下降3.7%,钢铁增长3.6%,汽车增长3.5%。工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权重进一步下降,工业增速的下台阶是趋势性的。分行业看,3月上游的矿业增长1.4%,中下游的新兴制造增长分化,通用设备增长2.4%,专用设备下降0.2%,汽车6.3%,运输设备15.5%。
三、投资低迷,基建发力:1-3月固定资产投资13.5%,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3.8%,制造业投资增长1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1%。地产新开工投资增长8.5%,新开工面积增长6.8%,销售面积下降9.2%,销售额下降9.3%,地产部门在一季度仍继续回落,是否能像我们预期的能在二季度初企稳仍有待观察。行业继续分化,上游的矿业下降4.1%,中下游的新兴制造投资相对稳健,其中通用设备增长8.6%,专用设备增长9.4%,汽车增长7.6%,运输设备增长8.3%,电气增长13.4%,计算机增长18.3%。
四、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的下滑主要由4个原因导致:经济低迷,居民收入增速下降,进而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的下滑;物价低水平运行,物价的低迷制约了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反弹;反腐和八项规定制约消费,餐饮消费的增速仍然远远低于八项规定之前的增速;实际利率下行幅度不够,制约了居民对耐用品的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望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但是势头较弱,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下降是板上钉钉。
摩根士丹利华鑫章俊:稳增长力度或加码
国家统计局公布1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其中GDP增长7%;工业增长6.4%,其中3月份增长5.6%;投资增长13.5%;消费增长10.6%,其中3月份增长10.2%。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章俊表示,GDP增长符合预期,稳增长力度或加码。
章俊称,一季度GDP增长7%的数据符合之前的预期。他表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这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
章俊指出,数据也反应了一季度经济增长弱的事实,他认为这跟之前PMI等数据表现也很符合。
值得一提的是,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基建投资增加,对此,章俊表示,这表明希望通过基建等方式来拉动固定资产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决心。
章俊强调,四月份开始,去年四季度的基建等项目的效应会慢慢体现出来,在稳增长方面的力度也会加码。
盛来运:当前紧要任务为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
院办公室于2015年4月15日上午10时在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201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盛来运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形势、居民消费价格和市场预期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新生动力加快孕育,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院各项决策部署,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盛来运:经济处在新旧动力转接关键阶段回落正常
院办公室于2015年4月15日上午10时在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201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关于一季度增速回落问题,盛来运表示,今年一季度增速回落,还是在预料之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作报告》都曾提到,今年经济运行的困难比去年要多,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情况确实如此。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是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复苏比较缓慢。目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分化态势比较明显。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势出现分化,发达国家内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国家的走势也出现了明显分化,而且它们的汇率政策也不一样,汇率变动也比较频繁,再加上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一些地缘政治冲突有增无减,这些不确定性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世界经济的贸易量复苏动力不足。有一个指标“波罗的海贸易指数”,3月末只有600点,比年初减少了21.6%。这说明世界整体的贸易,外部需求明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出口。
第二方面,下行压力来自于国内。当前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动力加快孕育,但新动力的体量还比较小,虽然增速比较快,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的消退带来的影响。所以,经济目前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存在下行压力。
对于一季度经济速度的回落应该是在预期之中的。这种回落也很正常,因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增速换挡、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调结构和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