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海马汽车跟马自达汽车销量销售地的问题
2.一年亏损了将近十亿,海马品牌究竟发生了什么?
3.海马汽车为什么这么多人买卖?海马汽车2021四季度业绩?海马汽车股票 新浪财经?
4.为什么说海马汽车是最有可能被淘汰的汽车?
5.曾国产车在前排的海马为什么一落千丈销量直降?
6.海马停产启示录:投入产出失衡,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海马汽车是有面临倒闭的风险。
2018年1月26日,海马汽车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金额高达9.4亿—10.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0%。1月29日股市周一刚开盘,海马汽车股价一下子大跌9.64%,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
海马汽车如此惨淡的经营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销量的锐减。众所周知,2017年可谓是中国自主车企的大年,自主乘用车整体市场份额和车型平均售价攀高,并出现了如吉利、传祺、上汽等一批规模大、增速快的自主车企。
海马汽车2017年的主营业务销量目标完成率不足五成,而目前唯一盈利的仅剩下金融服务业务。2017年年初,海马汽车就定下了30万辆的销量目标,尽管奋力拼搏一年,但2017年实际销售仅为14万辆,销量还不足目标数量的一半,因此,可以说海马汽车是有面临倒闭的风险的。
海马汽车有面临倒闭风险的原因:
1、自从海马和马自达分道扬镳以后,推出的车型与其他品牌同级别的车型相比几乎没有竞争力。,由于其自身实施产品聚焦战略后,对部分产品或在研项目实施退市或停止研发等,涉及的相关资产或研发支出予以减值或费用化,影响净利润约2.42亿元。
2、错综复杂的业务板块也是海马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马汽车财报显示,海马汽车集团旗下包含房地产、商务会馆、物业公司、金融投资、小额等业务。
如此繁多的业务必然会降低海马汽车板块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新车的研发和量产,甚至影响到汽车销量,从而降低集团的整体利润。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1年亏掉5年利润,海马汽车已走到退市边缘?
关于海马汽车跟马自达汽车销量销售地的问题
10月份刚过,中汽协发布了自主车企销量前十名单,同期销量增幅最大的车企是长安汽车,前10月销量为822300辆,增幅23.53%,排名销量榜第3位。但它不是销量最大的自主车企,销量排第1的是上汽集团,前10月销量为1779027辆,增幅为-7.65%。其它自主车企销量排名,大家可以查看榜单。
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主要是海马汽车,相对于上汽集团以及长安汽车,比较之下的差距简直是太刺眼。
01
中汽协数据显示,海马汽车2020年1-10月份累计销量为10626台,位居第10位。相比2019年同期,销量下滑了54.29%。在1-10月份销量前10名自主车企中,海马汽车的下滑幅度是最大的。
从以上数据我们总结为,海马汽车月均销量仅为1062.6辆,不仅排名最后,也是销量跌幅最大的自主车企。更有意思的是,它却进了自主车企销量排名前10名单,排在第10位,比起销量更差、被传将要倒闭的众泰、华晨多少好了一些,也着实刷了一下存在感,值得兴奋一下。
不过,海马与排在第9位的江铃汽车比较一下,后者前10月254824辆的销售业绩,足以令排位仅次于它的海马汽车汗颜。
02
说起海马汽车,相信很多人的印象中,残留的标签是“卖房保壳”。
海马汽车是一家在A股上市的整车生产、销售企业,前几年业绩一直不佳,利润连续为负。在去年已到了退市的大限,如果业绩仍为负,将面临强制退市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海马汽车动用了早期投资购买的多处房产,于去年大幅处置变现后,业绩终于得以转正。媒体的评价是,海马汽车靠卖房成功保壳,避免了退市的风险,这是资本运作的成功。
随后,海马汽车创始人景柱宣布复出,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站在台前,信心满满地向媒体表示,海马汽车将开创互联网直销模式,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就可买到价格实惠的海马旗下所有新车。
一年多过去了,海马今年前10月的销量也才10626辆,月均销量1062.6辆,这样的市场表现,我们很难看到海马汽车的互联网直营模式的成功。
我们再来算个细帐。海马汽车目前在售的车型主要有8S、S5、海马爱尚EV和一汽海马的7X。按照月销1062.6辆进行推算,平均每台车的月销才265.65辆。大家要明白一个事实,这个销量不是4S店的,而是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全国的当月销量。
我们知道,销量是衡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指标,销量上不去,营收没办法跟上,但是,企业的运营费用、产品的研发支出、宣传推广等等,都还得维持,否则就真的离彻底退市不远了。可想而知,海马目前的困境不仅是自己心知肚明,外界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03
海马汽车目前能够营收的项目之一,来自于为小鹏汽车代工生产汽车。双方之间的合作协议我们目前不清楚,也就不知道这部分收入对海马的重要性。不过,这种合作到底能够持续多久也很难说。
由于获得了生产资质,小鹏汽车的肇庆工厂已经投产有几个月了。今年9月底,被称为“二工厂”的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已经开建。小鹏汽车同时称,此次引入了广州国资40亿元的融资。
小鹏汽车是国内第三家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公司起初借用海马的工厂代工生产,可以减少投入和运营压力,集中精力搞研发和生产。但是随着小鹏汽车不断发展,代工生产汽车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上述已经在生产运营的肇庆工厂和正在广州投资建设的新工厂,正好说明这一点。
未来,小鹏汽车欲提升自主产能,代工模式或将边缘化。小鹏汽车也明确表示,要坚持对自建自控生产能力的持续投入。而与海马合作,小鹏汽车显然在某些方面还要受制于人,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自身发展。
上述现状说明,海马汽车代工生产所产生的利润也是不长久的,如果真的离开小鹏汽车的合作,其财务状况将会更糟。
04
对于海马汽车来说,当务之急不仅仅要有好的产品,更要有提振信心的销量。
今年海马上新了两款产品,它们的市场表现又如何呢?
今年6月,海马汽车推出了?海马8S,该车是一款紧凑型SUV,售价区间为7.99-13.69万元。梳理数据发现,海马8S从6月至9月的销量分别为502、324、241、217辆。这几个月份正好是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最火的月份,尤其是SUV销量表现更好,显然海马8S的这个销量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同是自主品牌一家4S店的单月销量。
今年8月,海马汽车又上市了一款全新MPV—海马7X,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815/1874/1720mm,轴距为2860mm,配置双12.3英寸仪表盘和触控屏幕,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提供了1.5T和1.6T两款发动机选择,售价区间为12.58-14.98万元。和8S一样,海马同样希望7X能够力挽狂澜,但是现实却很残酷,上市首月销量仅有33辆,可谓开局不利。而9月份,海马7X的销量并未出现在“2020年9月MPV销量榜”上,值得琢磨。
即使今年推出了两款新产品,也没有给海马汽车带来增量,反而整体销量仍处在下降通道中,丝毫看不出有止跌的迹象。
汽车民生网点评:
海马汽车的本轮自救,在保壳上获得了成功,但是保壳之后如何发展,似乎还未找对方向。最要命的是,本指望今年推出的两款新车,能给海马汽车带来一线希望,结果销量仍然不争气,发大力气研发的新车,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这两款车型基本宣告失败。
我们倒是建议,海马汽车目前的走势,一时半会儿还很难有起色,倒不如干脆放弃燃油车,全面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至少有了新话题,还是可以融到一些资金,何况海马汽车本身就具有生产汽车的基础以及造车经验。
不妨试试,或许还真是一条出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年亏损了将近十亿,海马品牌究竟发生了什么?
马自达的“三进三退”
海马汽车的前身是始建于1988年的海南汽车冲压件厂,其当年买来了福特汽车的冲压线,为上海大众加工覆盖件。
1991年起,海南汽车引进日本马自达929旅行轿车,开始了专业汽车生产。1994年,院批准由海南汽车制造厂和广东湛江三星,联合成立南方汽车公司,投资72亿元建设6万辆MPV项目,合资对象锁定为德国奔驰。
但最终由于宏观形势以及广东和海南股东的分歧,致使该项目夭折。随后,海南汽车制造厂也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产品目录问题,海马从1996年至1999年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一度达到账面资金仅有800万元,债务却高达6亿元的窘境。
而随着国家规划“三大、三小”的产业布局思路的提出,19年,海南汽车制造厂以国有资产整体划拨的形式,进入一汽集团,成立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从而成为一汽集团的子公司。
一汽海南也因此拥有了轿车目录。
在海马汽车的发展历程中,日本马自达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成就了海马汽车,也最终成为海马和一汽集团关系发展的微妙因素。
1991年,海马与马自达开始品牌合作,当时被许可少量组装生产汽车。1994年运作南方项目时,马自达无奈退出。
南方汽车项目夭折后,当时海南汽车制造厂再次找到马自达合作。在1992年至1996年的5年时间里,海马共生产马自达的多款车型。
但此次与马自达的合作都是技术合作,马自达并没有入资,而更为严重的是海马当时只有地方性生产目录,不能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汽车。
19年,海南汽车制造厂创业者之一的景柱出任总经理,并一手促成了和一汽集团合作的事项。当时景柱的想法是,拥有生产目录、获得一汽集团的产品和资金支持。
1998年1月18日,海南汽车制造厂以整体划拨方式进入一汽集团,成为一汽集团100%控股的子公司。但一汽海南只得到了生产目录,其希望获得一汽集团产品和资金支持的希望却落空了。
由于生产车型老化,一汽海南亟待一汽集团注入新产品和资金支持,部分车型已经在海南汽车制造厂生产了8年时间没有换代,没有新车型注入的一汽海南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在海南省的主持下,成立了由职工持股和民营资本进入的海南汽车集团,由景柱任董事长,直接与日本马自达签订普力马和福美来的技术合作协议,购买上述车型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权。
同样是在海南省的主持下,一汽海南再次进行了重组,拥有普力马和福美来生产权的海汽集团进入了海马汽车,并获得49%的股权,一汽集团保留49%股权,海南持有2%的股权。
至此,海马汽车的股权结构也由一汽集团100%持有的国有资本,变成了由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共同构成的股份公司。而后来,海南省将持有的1%股权转让给海马股份,另外1%股份委托其管理,所以目前海马汽车的股权结构为一汽集团持有49%,海马股份持有50%的股权和1%的管理权。
海马汽车曾一度希望能够和日本马自达组建合资公司,但在一汽集团的框架下,马自达最终却将马自达6放在一汽轿车生产。肖利认为,日本马自达最终被撬走,这也造成了双方合作的隔阂。
可见,马自达的“三进三退”对海马后来的股权变化以及发展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马自达分手后,海马也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继续合作第三工厂
目前,虽然海马方面已经否认了和一汽集团分家的传言,但是双方的关系却也更加微妙。在海马郑州基地获得轿车生产资格之后,海马股份旗下的汽车其实已经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一汽集团共同持股的海马汽车,另一部分就是海马股份100%控股的郑州基地。目前海马股份已经依托郑州基地,演变成一个独立的汽车制造商。
去年,海马股份在重组郑州轻汽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马(郑州)基地,规划产量30万辆,生产车型主要是微型轿车。
而对于此前传言的海马汽车将搬离海南的消息,肖利明确表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海口和郑州两个基地是有分工的,而且在海口的海马汽车第三工厂建设即将启动。
据了解,海马汽车第三工厂占地面积约831亩,设计产能15万辆,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为15亿元。
去年,海马汽车销量达到13.1万辆,同比增长62%。按照海马汽车发展战略,海口基地产销量目标为30万辆。第三工厂建成后,海马汽车海南工业园将拥有3个整车生产工厂,2个发动机工厂,1个变速器厂。同时,还有近35家配套厂。
虽然目前一汽集团并不过多参与海马汽车的具体管理,但是在海马汽车盈利能力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一汽也许并不情愿撤出海马。
海马汽车为什么这么多人买卖?海马汽车2021四季度业绩?海马汽车股票 新浪财经?
在海口海马跟马自达分家做自主品牌时,为了获取生产目录,值得投靠一汽,成立一汽海马销售公司,股比为51:49,一汽只出个目录,啥事也不干就分走了49%的利益。我们国家的现在一线汽车厂吉利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包括一些比较小一点的二线品牌都比海马混的强,像什么众泰,江淮广汽,北汽,上汽,这些品牌,现在都比海马混的强得多。
在“聚焦战略”之下,海马一度专攻SUV市场,然而其旗下产品中,除了S5和福美来拿得出手,其余皆乏善可陈。而近年来,福美来月销仅有几百辆,海马汽车前9个月亏损4.77亿,同比降660.27%。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海马汽车的市场表现没有好转现象,其后续发展或许将会愈发坎坷。到了去年,长期缺乏核心技术的弊端暴露了出来。2016年的时候海马年销量还能超过22万辆,到了2017年,大幅下跌到14万辆。缺乏核心技术,最明显的就是产品力不行。
成为自主品牌的边缘品牌和海马汽车自身的实力以及车辆的市场定位有关系,以车辆的定位来看,海马汽车旗下的车型有点跟不上市场的节奏,参照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企业前期,汽车技术和设计不够好时,将大量的资金和都投身于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企业的收购投入。
当有更强品牌不断创新上进的时候,那些靠吃行业红利、靠行业台风刮起的不求上进的猪终将摔下来,汽车行业也是如此,说实话,现在海南马自达的宣传力度不够。我在沈阳地区生活,基本看不到关于海马的宣传。如说我去买车的话,可能我就会选择一些常常听见的车辆。
为什么说海马汽车是最有可能被淘汰的汽车?
海马汽车为什么这么多人买卖,海马汽车2021四季度业绩,海马汽车股票 新浪财经。海马汽车2021年累计销售量29513辆, 同比增长67.01% 。
海马汽车000572.SZ披露2021年12月份产品产销数据快报,单月生产量2803辆,同比下降43.18%。销售量2241辆,同比下降49.82%,1-12月,累计生产量29666辆,同比增长75.77%,累计销售量29513辆,同比增长67.01%。
说明:
获得高度评价并且已经升级换代,对于现如今海马电动汽车来说,它已步入商业推广和示范运营阶段,海口,郑州,杭州等城市,到目前都已经示范运营了。
其中普力马,海马王子已经被划入首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目录,其中的海马王子也成功被纳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海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1988年,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都是它旗下的子公司,像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物流,金融等都合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集团已经形成,耗费心血在促进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
曾国产车在前排的海马为什么一落千丈销量直降?
说起海马汽车,估计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会比较陌生,最近即没什么新车,也没什么新闻。不过,汽车企业年中财报让海马汽车再次跃入大家的眼帘,净利润暴跌1245%,亏损额达到2.75亿元。不少业内人士担忧,海马汽车会被淘汰吗?
从销量数字来看,截止8月,海马汽车今年连续8个月销量同比下滑,1至8月累计销量仅为51659辆,同比降幅为42.26%。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寒冬已至,且海马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带来领先同级竞争对手的产品,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海马不仅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在产业重组的洗牌中也前途迷茫。
众所周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拥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屈指可数,且目前都处于销量榜的前列,有的风头正盛,有的遭遇低潮,但类似海马这样的车企,今后几年将面临真正的生死存亡的考验。由于品牌力较弱,没有爆款车型,在新能源、车联网、无人驾驶这类核心技术上都毫无积累可言,因此持续的销量以及利润下滑将不可避免,一场兼并重组大潮近在眼前。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的整车企业多达260余家,各种“新造车”已知的有60余家。在1到4月份,有35%的企业销量为零,整个汽车行业的集中度正在变得更高,销量排名前十名的汽车企业,在2013年占据整个汽车市场销量的66%,而到2018年,这个比例将提高到87%,这也意味着,10%的汽车企业占据了整个市场90%的销量份额。未来3到5年,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将变得非常频繁。
作为行业内的共识,未来几年内必将发生一大批由市场引发的汽车行业兼并重组,车企的关停并转不可避免。大洋彼岸的美国不过区区三家大型汽车集团,我们有个10家也已经足够了。海马汽车必须未雨绸缪,尽早做好相关领域的部署安排,才不至于在企业面临断炊的危险时去签订城下之盟。
海马停产启示录:投入产出失衡,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何海马作为海马汽车的顶梁柱,从曾经月销一两万到现在如今量不到4000辆海马究竟怎么啦?今天我就结合国产着市场的趋势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说到海马,首先我们要说到海马汽车的suv类型。就拿海马s5来说。海马s5智诚2014年上市以来,可谓是海马车企中流砥柱般的车型。最高的月销量还曾达到过1.5万辆。即使到了2016年,海马s5依然能够保持月销1万辆以上。然而从17年开始,s5的销量开始进入了连续下跌的模式。特别是9月份的销量一蹶不起。
大家可以看一下国产车,2007年出的各种类型,比如宝骏的560,长安的cs75瑞虎5x。这这些国产车的上市导致海马s5在这些强大的对手做竞争时。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销量一直下跌。所以考虑到各种因素,海马s5倍思厂边缘化也是情理之中的。
使用过海马s5的车主可以发现在国产车的大环境下。海马s5外形给人一种很不耐看的感觉。特别是它内置的定位系统,一些设备很不完善。就拿导航系统来说,定位很不准确,虽然说目前车主的定位一般都在于手机,但是车载导航是不可缺少的。还有对于海马s5来说。被车主投诉量不低于中泰。变速箱故障灯不定期亮,伴随着车辆失去动力,无法前行。这些等等。一次又一次的投诉导致国民的粉丝对海马汽车丧失了信心。特别是去4s店维修后,客服不咋地。维修速度慢,车辆不能够及时解决。还有就是海马变速箱车身腐烂生锈等严重问题。导致海马汽车的鸣声一圈不正,所以也导致了销量,一直下滑。
更重要的是海马的三大件。虽然说国产车的三大件名声都不怎么好。但是海马s5被投诉的特别多,甚至已经超过了中泰。再加上了,维修不及时,影响车主用车试车。其实说到海马这款车,说起来国产车不止海马的的车型,还有其他个别国产车的车型也一直在下滑。一蹶不起。
我说到海马的销量及市场价,一只也在改变这些情况的发生。据海马据海马总监透露。今年海马准备推出海马s51.2t韩版s5cvt。据说这两款车搭载了海马全新研发的1.2t发动机的海马s5,改款车型也推出。海马s5家族也在努力着,争取在2018年,希望海马汽车能够出一款类似长城哈弗h6的车型。来提升海马汽车的销量,降低年轻消费者购买门槛,并互叙车程中,海马汽车已确认将在2018年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海马s5车型,而海马s5第五代也在研发中。
所以车主们消费者们买车购车时一定要选好看好。我们不仅要看它的配置动力,外观,车架也要看一辆厂家的后台。
2月18日,海马汽车对外披露公司最新产销情况。数据显示,1月份海马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30辆和1147辆,同比下跌13.82%和13.56%。
对于产销情况的进一步收窄,海马汽车回复,是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影响,导致经销商延迟开门、工厂延迟开工等原因。但细心的媒体发现,海马汽车1月份的630辆产量实为小鹏G3的生产数据。这间接表明现阶段海马已经从原来一家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企业彻底沦落为一家代工工厂。
作为已经在汽车行业耕耘30年,几度代表着海南经济向好的上市车企,海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濒临出局的海马对今天的中国汽车发展又有着怎样的警醒?
1
单车开发成本是利润2倍
事实上,今年1月海马汽车的产销下滑与自主业务停产,只是海马汽车在企业经营受损、汽车业务收紧变化后的一个小缩影。因为在经历了2017、2018两年集团利润亏损,海马汽车的发展就已经被伤到“元气”。
2016年,海马汽车的发展进入巅峰。当年公司一举创收破200亿的大关,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汽车业务产值过千亿的自主企业。可就在次年,海马汽车就迎来了始料未及的寒冬与低谷。
2017年,海马的汽车业务产销情况出现断崖式下滑,旗下基本型乘用车年累计产销分别为45011辆、47756辆,同比下降51.15%、48.46%;相关数字甚至在2018年进一步增大,同年海马汽车累计销量为67570辆,同比下降51.88%,年仅完成目标的37.5%。
有关海马此前的发展态势,相关行业人士给出的原因是由于,自主汽车的低利润加上此前公司在地产业务投资占用资金产生的连锁影响。随后,海马汽车在2019年正式被列入*ST行列,公司面临被迫退市的风险。
此时海马汽车虽然还在开展自身的乘用车业务,甚至不惜投资6.1亿元用于扩充新能源轿车的研发和生产,但这种改善对已经凸显问题的海马而言已无济于事。迫于经营压力的影响,海马开始与小鹏汽车签订了代工协议,彻底沦为代工企业的序幕。
至于代工的初衷,一位了解相关情况的海马员工猜测,可能与海马自主生产汽车的高成本运营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其自主研发的车型海马3,耗时42个月研发,累计投入4.95亿,累计卖出18万台,但单车平均研发价格高达2777元,超过长城旗下主销车型单车研发成本的2倍之多,单车利润却仅能维持在1000元左右,高运营成本让海马一度怀疑过自身在汽车业务的未来与前景。
与小鹏合作的代工收益,让海马感觉到明显优于曾经“自产自销”运作方式。这种短暂的“海市蜃楼”现象也让海马恍惚的看到了新未来。一位业内人士向我们透露:一辆新能源企业的代工收益在870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海马与小鹏约定的年产5万辆的代工目标来看,海马短期内是能弥补自身在企业运营上所遇到的危机。
然而经营颓势的不可逆与市场环境的不达预期还是让海马汽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2019年,国内汽车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缺乏研发能力的海马在相继推出的几款新产品F5、8S后均未受市场认可;加之小鹏汽车交付能力的不足,双方约定的产能标准未达预期,海马汽车最终在2019年底迎来其汽车业务发展的最低谷。
根据此前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海马汽车2019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89万辆,同比下滑52.06%;累计销售汽车2.95万辆,同比下滑56.41%。而同年,被代工的小鹏汽车旗下G3车型的全年累计销量为16608辆,也就是说在2019年,海马汽车自主业务的生产情况仅维持在1.3万辆左右;年总产能仅为此前与小鹏约定产能的57%。
自主产品受挫、代工预期不温不火。面对中国汽车市场大环境的不确定以及处在*ST行列的经营压力,停产自主产品、裁员缩减、维持代工现在成为海马被迫选择的出路,“一辆海马也不造了”也就成了这家曾经的海南骄傲在面对商场大起大落后摆出的最后倔强。
2
代工的模式还能维持多久??
好在2019年汽车业务的触底并没有让海马就此丧失“复盘”的勇气。根据海马汽车1月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在2019年扭亏为盈。其中,公司全年预计盈利9000万元至1.3亿元,基本每股盈利0.055元至0.079元。
汽车预言家发现,2019年公司的获利主要来自于公司非经营性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的7亿元,也就是“变卖家产”所得。根据预告显示,2019年内公司包括转让子公司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出售闲置房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收回以及补助等。出售产业让海马成功的实现业绩的扭亏为盈,并有望撤销深交所对其股票的退市风险警示。
但对于这样的续命方式,相关行业专家却指出:若不能改善汽车主业务,其未来发展仍将面临多重挑战。简言之,停产自主、继续代工海马早晚还是死路一条。毕竟目前代工方式还无法让海马实现经济过度或谋求转型的可能。
详细了解后我们发现,就在小鹏汽车与海马宣布合作代工后不久,小鹏就宣布自建工厂的意图,并明确回应了自建工厂对自身业务的必须性。今年2月14日,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肇庆市工商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正式登记成立,有关注者认为这是小鹏在对工厂建设所做的准备。尽管小鹏汽车对此回应是为了完善供应链布局,为公司产品发展做充分筹划,但此举目前并不排除小鹏在生产端可能与海马合作出现裂痕的可能。
设与小鹏分手,如果重新寻找新代工伙伴,代工前景的不确定性仍旧是海马无法逃避的核心问题。现阶段由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短期前景不明朗,市场实际需求小于企业产能,致使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法盈利,意味着与新势力合作代工,海马还将面临规模论的困惑。相比新企业的不确定性,传统车企的市场份额较高,但由于自身产能过剩,也没有代工需求,因此代工的前景对于海马而言并不长远。
就在海马沦为代工厂的消息发出后,媒体关注到目前海马汽车中牟工厂已经停工,该工厂主要生产爱尚EV等新能源车型已经全部停止,中牟工厂员工大部分“被离职“后,少数未离职员工已经被调配至郑州工厂工作;此外,海口工厂在年前开始裁员,“海马要凉”成了当天舆论关注海马给出的最多评价。
3
海马们的“拐点”?
从10年前海马合资改自主到3年前营收破百亿,海马自主的转型之路虽称不上经典案例与范本也绝不算转型失败的“反面教材”。那为什么短短两年内,这家曾经的海南“骄傲”就一蹶不振了?
2006年,海马汽车与马自达的合作之路结束。自此公司开启了自主之路,“福美来2”成为当年决定“单飞”的海马汽车推出的一款全新产品,也成为海马汽车由合资品牌转向自主品牌的一款过渡性产品。
不过研发能力薄弱也成为单飞后的海马向外界暴露出的关键问题,这是由于此前与马自达的合作中,海马主要以生产的身份参与其中,没有自身研发设计能力,这项能力直到今天都是困扰海马汽车发展的一个关键。
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海马汽车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为2.54亿元。但同期相比,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15.04亿元、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则是达到了37.19亿元。研发能力的差距使得随后海马陆续推出的产品都未能得到主流市场的认可,也为后来产品彻底丧失竞争力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原因在分析人士来看,则可能与海马汽车近年来“三心二意”的经营理念有关。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海马就形成“汽车、金融、地产”三大业务板块,并先后参股海南银行,海马地产板块则以“园林、安全、服务”为市场定位,在郑州、武汉等地投资开发楼盘。
直到今天,这种发展偏移的定位仍存在于海马汽车内部。截至2019年其集团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海马汽车、海田金控以及青丰置业。其中海田金控为海马集团金控板块,总资产100多亿元,全资拥有海马财务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额公司、深圳海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控股参股海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位任职过海马的员工在评价其随后的发展问题时就曾直言,海马在非汽车领域的布局,影响了其对汽车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后期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下降,缺乏了市场的竞争力。他曾这样说:“之前汽车行业发展快的时候,海马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研发上,反而搞了金融、房地产等产业,技术都是老本,当其他产业回报不如预期后,汽车业务也就彻底不行了。”
如今来看,海马的没落并非全然来自于市场竞争的无情。曾经先期基础的薄弱、后期战略的失利都是海马汽车面对发展时受到过的困惑;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看重投机者快进快出的果断,汽车行业似乎更关注相关企业高持续与高技术持续投入的特点,可能这才是像海马这类的企业入局之后最该正视的关注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